我有房源
当前位置:首页 全部资讯 土地信息全国试点!嵊州市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非同寻常

全国试点!嵊州市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非同寻常

空空的老宅,立于青山绿水间,寄托乡愁,也承载乡“愁”。两道“乡愁”,亘于城乡之间,关乎美好生活。
2020年9月,绍兴市被列入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3个整市试点之一,由此开启全市域探索守住乡愁与化解乡“愁”和谐发展之路。
这条路,非同寻常。“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自2020年开始,中央一号文件连续4年用同样的表述为改革试点工作定下基调。
走稳走好每一步,考验勇气与智慧。坚持“当下改、长远立”的改革思路,围绕“人、地、房、权”创设制度路径,因地制宜探索市场机制……绍兴的乡村一个接着一个因“宅改”而活力奔涌,踏上振兴大道。

图片

找准发力点
油罗山自然村,一个挂在半山腰的自然村。全村31户人家,常住人口70多人,平均年龄约70岁。这个春天,小山村的命运被改写——就在上月,总投资1.5亿元的农文旅项目落户油罗山。
变化始于宅改。“走到这一步,大伙都有盼头。”嵊州市石璜镇白雁坑村党支部书记斯伯荣是油罗山自然村宅改的发起人。从2021年开始酝酿,到今天引进社会资本,他感到,缠在心里十多年的烦恼,终于有解了。

图片

围绕难点,靶向施策。绍兴统筹推进市县两级制度创新,先后出台《关于农村宅基地整合、退出和利用的指导意见》等56项制度。同步选定50个不同类型的村先行先试。油罗山自然村是其中之一。
油罗山的烦恼,也是中国众多乡村的烦恼。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地分离”的情况日趋增多。特别是进城落户农民在城镇和农村“两头占地”,造成建设用地的不合理增长和大量土地低效利用。绍兴“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形,使这一矛盾更为突出。
到过油罗山的人,都会流连于山村的诗意。村庄地处深沟山涧,千年古榧树环绕房前屋后。但诗意的背后,矛盾交织。“大量危旧房造成宅基地闲置浪费;想造房的农户没地造、建房指标落地难,引发邻里纠纷。”走进油罗山自然村,斯伯荣收起笑容,目光所及之处,是密密挨挨的破败、废弃老房。
地从哪里来?没有地,农民安居难;没有地,乡村产业发展难。难点是改革的发力点。为此,绍兴市全面开展农村宅基地基础信息调查,从源头上厘清人、地、户、房的关系,并建立大数据分析库,“揪”出痛点。全市已完成1515个村、106.77万户农户的基础调查。
将难点转化为合作点。经过2年努力,油罗山自然村通过统一有偿回收宅基地和农房,引进农文旅项目,找到了“空心村”整治与强村富民的结合点。这样的成功结合,全市已有116例。“盼着早点住新房。”油罗山自然村村民金孝红的在建新房距离他的老房子仅几步之遥,他乐呵呵地说,等农文旅项目引流了,他就能在家门口卖香榧了。
群众说了算
“我这把年纪还能收到‘土地养老金’,也是福气!”每每说起宅改这桩事,64岁的周红林就会露出舒心的笑。去年,她自愿退出宅基地60多平方米,先后收到两笔补偿款,共13万多元。
周红林是诸暨市浬浦镇五美村土生土长的村民,她退出的老房子是爷爷留给她的,闲置近20年。包括周红林在内,五美村第一轮宅改涉及80个村民。从一开始想不明白到分享到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果,五美村这一路走得并不容易。

图片

农村宅基地,是农民的根。绍兴坚持农民主体,在改革过程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把改革的选择权、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交给群众,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五美村党总支书记丁旺军总结第一轮宅改的经验:“宅改无小事,群众说了算。”去年以来,光是为宅改,五美村举行村民代表会议平均每月一次。其中有一次的议题就是“户主找不到怎么办”。
在五美村E18地块中,有一块地,房子已倒塌,但宅基地一直没人认领。五美村老文书、76岁的周根华从诸暨市档案馆里找到一张《土地房产所有证存根》,才找到户主是“周愿钦”。
周愿钦早已过世。后人在哪里?经过商讨后,会议决定:发动群众力量分头找。
有村民打听到,周愿钦有个儿子落户在诸暨市浣东街道汤家店村一带。正是循着这一线索,周根华才找到周愿钦的所有后人——他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分别居住在福建、江西、上海等地。
“光我们这一辈,就有10多个兄弟姐妹。”家住上海、今年58岁的周爱敏说起爷爷周愿钦的宅基地,颇为感慨,没想到爷爷还给大家留了一笔财产,更没想到村里花这么大精力找他们。
“虽然房子塌了,但宅基地使用权是村民的合法权益。”绍兴市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整市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有关负责人表示,确保改革公平正义、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成果更需要下绣花针工夫。2022年,全市14个宅基地退出利用项目累计退出农户2004户,群众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100%。
资源一起盘
上海话、广东话、四川话……走进柯桥区王化村长塘头自然村,飘入耳里的是各种乡音。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到吸引全国各地老人来颐养天年,长塘头是怎么做到的?
2020年,柯桥区将闲置农房流转租赁交易等纳入农村产权交易范围,打开闲置农房激活的新路径。是年,王化村乡贤宋如华投资2000万元,建设养老服务中心项目。迄今,该项目流转闲置农房320间,租用闲置土地243亩。
紧接着,可喜的变化接连发生。村里的旧校舍成了接待中心、猪圈变身咖啡馆、老房子成为爱心食堂,就连闲在家里的老人也干起了管理服务工作……闲着的物、人,“盘”出了新气象。

图片

长塘头是绍兴闲置农房激活改革深入推进的新典型。近年来,绍兴积极探索村集体、农户、承租方三者利益接联机制,鼓励农户以自营、入股、合作等方式,支持农户通过就业、劳务、订单等多种方式共享激活收益。全市累计引进闲置农户激活项目6719个,引入社会资本近120亿元,激活闲置农房2.2万余宗、541万平方米,同步激活山林4.1万亩、田地1.2万亩,村集体、农民每年增收4亿元、7.7亿元。
更大的平台促进要素充分流动。伴随“越宅通”农村宅基地数字化管理服务系统上线,“一件事办理”“一本账管理”“一体化决策”“一条链流转”等应用场景,形成宅基地申请、审批、建设、颁证、流转、退出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闭环,为更精准、更科学、更高效的要素流动提供支撑。
更多的要素在流动中创造价值。绍兴正着力探索“闲置农房激活3.0版”——通过在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和闲置农房激活利用两头发力,加快形成资源要素城乡双向流动的体制机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促进共同富裕。
绍兴的目标是,到2025年底前,累计激活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3万宗,以更高能级的社会资本投入,在更广层面、更深领域激活农村资源资产,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动力。
到那时,乡愁更浓,乡村生活更美好。

图片

来源:越牛新闻
上下篇

客服电话

买房卖房更优惠请关注嵊新楼市网,咨询电话0575-83338881 公司地址:嵊州市惠民街319号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03-2018 嵊州鼎诚装饰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54